珠三角9市空气质量位列重点城市前20名
广州,量位列重云溪植物园内一步一景,点城游客抬头便是珠角参天大树。 南方日报记者 苏韵桦 摄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市空市前关系,是气质时代发展的必答题。
今年全国生态日的量位列重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经济大省广东,点城这一理念被坚定践行着,珠角经济和环境在这里日益协调:产业集聚的市空市前珠三角,空气质量上榜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20位;曾经的气质黑臭河,经过治理后焕发新生并产生更多经济价值;森林、量位列重湿地旅游盛行,点城林业经济形态实现美丽转型。
如今的广东,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绿美广东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
蓝天常见▶▷
全省空气质量提升
“广东蓝”融入日常生活
行于广州珠江岸,一旁草坪的帐篷、野餐垫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必备品。“江边凉快,j9现在空气又清新,是城市中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在搭帐篷。
市民的感受得到了数据的验证。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6月,珠三角9市均上榜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在这里,经济和环境正趋于协调发展。
多年前,广东也曾因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空气污染问题。不过得益于早发现、早研究、早部署,广东落实国家“大气十条”要求、实施广东行动方案,珠三角率先从全国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地区“退出”。此后,全省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交通、能源三大结构的调整是广东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当前,全省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实施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同时,珠三角全面实现公交车电动化,全省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日益常见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各类空气污染物稳定减少。
同时,广东持续提升治理技术,各地针对性治理细颗粒物(PM2.5),佛山在全国首创黑烟车限行抓拍扣分处罚、广州关停多台燃煤发电机组等。在今年1—7月,全省PM2.5浓度低至1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
随着全省空气质量提升,臭氧作为空气首要污染物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广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销号整治,督导石化、化工、涂装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
日益完善的监测网络,则又进一步提升空气治理的精准性。当前,全省建成并联网约600个大气常规监测站点、30个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谱监测点和11个颗粒物组分监测点,并且监测指标更全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多措并举下,“广东蓝”正成为新“气质”。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达到96.8%,同比改善2.2个百分点。好空气、“广东蓝”逐渐成为日常、融入生活。
点水成金▶▷
生态好水变为发展活水
居民也多了休闲好去处
盛夏时节,群众身边的滨水碧道正成为休闲好去处。
在江门蓬江区,一条20多公里长的西江碧道串起了沿岸的咖啡馆、书屋和集市。
在佛山三水,优良水质帮助芦苞河鲜打响了金字招牌,也让芦苞涌通过碧道建设,串联起滨水空间,点燃了北江沿岸火爆的夜经济。
在河源万绿湖,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水质的生态好水,成为当地建设水经济产业园,剑指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底气。
近年来,通过系统治理,广东大江大河消除河流劣Ⅴ类水质,江河考核断面优良率持续提升,河湖面貌发生显著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河湖恢复健康、重现生机,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有了基础。从去年6月开始,广东部署开展省级水经济试点建设,积极探寻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机制与路径。
“万绿湖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发展优质水利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渔业,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绿富共赢。”河源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万绿湖周边已建成开放景区景点8个,酒店、农家乐、特色街区等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累计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为水库2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同时,群众爱水护水热情提振。如今,河源有2万多名河湖保护志愿者,群众保护好水,好水又转化为经济产品,经济产品又造福群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生动体现。
同样乘上水经济发展东风的,还有水利大市江门。今年,水经济被列入江门市十大新兴产业,推进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健康优质的水文旅产品。
放眼全省,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试点建设投资27.6亿,谋划新业态项目253个,总投资超500亿元。11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投入运营,新增就业岗位超1300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点水成金”的故事在广东出现。滨水文旅、水上运动、生态渔业……水生态优势正成为新的产业基础,生态“好水”成为发展“活水”,正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青山常在▶▷
森林湿地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在广阔的南粤大地上,享受美好生态的不止你我,它们也用足迹、翅膀投出“关键一票”。
在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港摄影师陈体根按下快门。虽然夏季候鸟北归,他的照片却不乏精彩:宏伟楼宇组成的城市天际线下,络新妇、招潮蟹、弹涂鱼、丽翅蜻等动物在红树林间自在生活,野性岭南与活力湾区交织,组成一幅和谐画面。
动植物活动是评价生态质量的重要指征。自2022年以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省陆续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六大行动”,累计完成林分优化超435万亩,森林抚育超281万亩。同一统计周期内,全省陆续监测到中华穿山甲、中华白海豚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发现动植物新物种9个。
森林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支撑起森林康养、森林旅游、自然教育等全新业态。省林业局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通过“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访客预约平台”进入自然保护地的游客达到12万人次,全省生态产品供给更为充实,价值实现模式不断拓展。今年夏季,新兴的湿地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不少活动组织者告诉记者,暑期的湿地自然教育课,往往上线半天就能报满。
转变的不止林业经济形态,一股全民“扩绿、兴绿、护绿”的新风,也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县镇村绿化等工作吹遍全省。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义务植树活动1.96万场次,参与人数125.5万余人次,植树超375万株。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宣传,动员爱心企业、侨领乡贤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全省募集社会捐赠折合人民币超10亿元。
省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至6月底,全省建设青年林、先锋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016余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我为广东种棵树’主旋律,用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南粤红绿径党建知名品牌,全面发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捐活动,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筹资金。”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李赫 邵一弘
- ·梦入连州,与刘禹锡的奇遇乡游
- ·博敏电子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97.10%
- ·梅州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五大振兴” 书写美丽画卷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月份实地调查报告出炉!来听听排名靠前“双到”挂点单位的经验分享
- ·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 100名运动员将参赛
- ·“双升” +“双降”!“硬核”打击刑事犯罪,梅州公安这样做
- ·龙凤胎宝宝来梅州消防过生日,许下了两个暖心的愿望~
- ·盛新锂能202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45.87%
- ·小年初二,四朵“金花”转妹家
- ·好样的!梅州79名学生荣获2019
- ·高速免费不免服务!梅州高速交通人的“五一”劳动节是这样过的...
- ·市妇女儿童医院明日举办“防治哮喘日”义诊,前10名患儿可获免费肺筛查
- ·足球与年味齐飞!梅州亲子公益行动开启悲痛足球年
- ·让客家文化“亮”起来、文物古迹“活”起来、创意产品“热”起来!梅州召开了这场研讨会
- ·嘉应制药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
- ·省“牵手行动”,梅州组2组织2人1项目1案例入选“优秀”!
- ·温情满满!全市各级营救规画机构扎实睁开“酷暑送紧张”
- ·敬业丨148.3公里、120小时用心守护!他们,在梅州高速为你护航
- ·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创近两年来新低!一季度梅州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显成效
- ·开局良好!梅州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2.2%
- ·市福彩中间睁开春节前清静破费魔难
- ·“小课堂”+“大社会”,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 ·“小课堂”+“大社会”,让劳动教育成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 ·“舒力基”渐行渐远~ 梅州下周雨雨雨,阵雨、小雨……连下好几天
- ·中美两军举行2025年度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
- ·劳动者风采丨让群众在事故处理中感受公平正义!他,是梅州交警李思敏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梅州日报社组队参加!中国地市报研究会2021年学习交流活动在江西吉安举行
- ·“复活”无着邮件212件!看市邮政管理局如何为它们找“主人”...
- ·开车溜达溜达!大潮高速大东收费站将于“五一”前开通
- ·青梅有约,共启新程!梅州市高条理强人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高条理强人交流联谊行动举行
- ·博敏电子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97.10%
- ·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创近两年来新低!一季度梅州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防控显成效
- ·敬业丨148.3公里、120小时用心守护!他们,在梅州高速为你护航
- ·梦入连州,与刘禹锡的奇遇乡游
- ·关于地球,你了解多少?梅州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