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工作报告”来了
12月30日,工作报告在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首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公开j9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发布后续将根据实施进展情况按年度例行发布。中国站
《报告》深入贯彻党的空间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报告着眼全面促进空间科学、首次空间技术以及空间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公开重点围绕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发布微重力物理科学研究、中国站j9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空间从目前已下行样品、工作报告取得研究数据、首次完成在轨实验、公开获得突出进展的科学与应用项目中,择优遴选了34项代表性科学研究与应用成果,以及多维度、多形式的科普文化活动予以介绍,集中回应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空间站建设发展的关切期待,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能力水平和创新精神,同时也为后续空间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科学机理认知、加速成果转化和取得广阔应用效益总结了有益经验。
据介绍,为做好《报告》编制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各领域上百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多轮讨论和评估,发布的成果涵盖28个科研院所、21所高等院校、2个国家实验室和2个高新技术企业,共计53个单位、63个科研团队参与完成,凝聚了中国空间站科学与应用各领域广大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汗水。
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成功构建起极具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大系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两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完成4次载人飞行、3次货运补给、4次飞船返回任务,5个航天员乘组、15人次在轨长期驻留,累计进行10次航天员出舱和多次应用载荷出舱,开展多次舱外维修任务,刷新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完成包括2名港澳载荷专家的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择优并启动研制等工作。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
据了解,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首批空间科学、应用实验与技术试验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目前,我国共规划了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四大研究领域、32个研究主题,截至2024年12月1日,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取得了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前体细胞、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国际上首个建立高通量在轨微生物防控试验平台、国际上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时间等多项开创性成果。
各领域科学团队着眼国家重大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产出了系列原创性、前沿性、创新性成果,累计发表500多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150多项专利,部分成果已实现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显著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快速发展。
据悉,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在今后10至15年的运营中陆续开展千余项研究项目,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广泛凝聚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团队,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
- ·加快项目部署实施 助力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市
- ·中方决定反制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的美国公司
- ·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出土了这些珍贵文物
- ·秦皇岛非法改装“黑游船”侧翻事故船主及相关责任人员被公安机关控制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应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 ·德国总理朔尔茨将访华
-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在伊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再提速!外资医疗已正式入场
- ·天津波音三期厂房竣工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 ·广东10人入选!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名单公布
-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发生3.1级地震
- ·治理摄像头乱装乱用 新政如何更好落地执行
- ·国家医保局:落实新生儿出生、职工退休等“一件事”联办
- ·“山河万景·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举行 蔡拥华笔墨受关注
- ·十五运会开闭幕式有哪些亮点?官方“剧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