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中毒事件高发季!专家教你擦亮“火眼金睛”...
掌上梅州讯15日,红伞伞梅州市疾控中心接丰顺县疾控中心报告,白杆丰顺县汤坑镇发生一起疑似白鹅膏毒蘑菇中毒事件,杆中AG超玩会进食人数6人、毒事发病人数4人,高教擦睛病人在丰顺县中医院入院治疗,发季现转梅州市人民医院治疗途中。亮火
市疾控中心专家解读
一些野生蘑菇中的眼金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红伞伞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白杆气味、杆中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毒事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高教擦睛
另外,发季由于是亮火AG超玩会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光按中毒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及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
不采摘:外出郊游期间,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上文所述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须立即前往医院就,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自我急救可采用催吐方法,将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体外,但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通讯员:梅卫宣
编辑:黄振韬
- ·一女子遭遇“假警察” 行骗民警追至旅馆及时劝阻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抽检:粽子产品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 ·西南华南多雷阵雨 北方将迎升温浪潮
- ·整治挤占“课间十分钟”、纵容校园霸凌等,教育部发文→
- ·3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3.4点,同比上涨1.3%
- ·驻冰岛使馆提醒在冰中国公民及游客注意防范火山喷发危险
-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事故
- ·国足封训三天备战泰国 归化三人组将成比赛胜负手
- ·最高支持1亿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30条”
- ·价格创近5年同期最低,牛羊肉为何便宜了?
-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新一对大熊猫“金喜”“茱萸”将于下周启程旅居西班牙
- ·2025清明档新片总票房破7000万元
- ·国防部: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得到菲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 ·两部门:预拨1.1亿元支持江西广东广西防汛救灾
- ·工伤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将满月 多地初效观察